第 1187章 于伟正作通工作,丁洪涛调剂资金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87章 于伟正作通工作,丁洪涛调剂资金

第(3/3)页

题。我原本的想法,是让朝阳同志在县长的岗位上再磨练磨练,暂时不派书记过去,让他党政一肩挑,加大担子,加速成长。但何书记的态度比较保留啊。”

他轻轻拍了拍沙发扶手:“老领导考虑问题更长远。认为党政分设,既能相互协作,也能相互监督、相互补台,更有利于年轻干部的全面健康成长,也更符合组织原则。我仔细想了想,何书记的指示很有道理。所以,东洪的县委书记,市委还是会尽快配齐配强。老张啊,你放心,无论谁去东洪,市委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县政府的工作,支持朝阳同志。”

张庆合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于伟正这番话,既是通报情况,也是安抚他这位老市长,表明不会动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徒,更是再次强调了“党管干部”、“市委统揽全局”的原则。张庆合微笑着回应:“书记考虑得周到啊。朝阳同志年轻,有冲劲,现在啊,确实还需要历练。有个经验丰富的书记帮带一下,对他,对东洪的发展都有好处。市委的决定,我个人啊完全赞成。”

两人正说着,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林雪清晰的通报声:“书记,市长,王瑞凤副市长来了。”

王瑞凤步履沉稳地走进办公室,目光扫过正起身相迎的于伟正和张庆合,最后在林雪身上短暂停留,略带思索地说道:“于书记,张市长。”

于伟正招呼王瑞凤在沙发落座,自己也坐回主位,语气平和地开启了话题:“瑞凤同志来了,。庆合同志,看来还是得我们两个老搭档先跟你交个底啊,今天请你过来,主要还是想再统一一下思想,尤其是关于财政局班子配备的问题。”他看向张庆合,示意市长先谈。

张庆合接过话头,语气沉稳,带着一种老大哥式的坦诚:“瑞凤同志啊,今天咱们算是旧话重提,但也确实是工作需要。建勇同志主要精力要放在协助处理市政府的日常运转,财政局长这副担子确实需要一位同志专起来。财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系全市发展大局,关系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化三基’战略能否顺利推进,资金保障是关键一环。班子配不强,中枢运转就不灵,我们俩都放心不下。”

王瑞凤接过林雪递来的热茶,点了点头,态度明确:“张市长,于书记,重新配强财政局班子,我完全赞同,也非常紧迫。但是,关于赵东同志,我的顾虑上次也汇报过,主要是考虑到财政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他长期在组织部工作,经济管理、财政业务这一块,接触确实不多。这么大一个摊子,这么专业的领域,我担心他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怕耽误工作,也怕影响省里对我们市财政管理水平的看法。”瑞风市长的反对理由建立在工作和专业层面,听起来无可指摘。

张庆合心里明白,于伟正推动赵东上任的决心很大,之前的沟通已说明一切。此刻,他作为市长,夹在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他沉吟片刻,说道:“瑞凤同志考虑的专业性问题,确实是实际情况。不过,我们选拔干部,也不能只看一时一域嘛。赵东同志在县里担任过副书记,在组织部也历练过,统筹协调、知人善任的能力还是突出能力的嘛。财政工作固然专业,但更重要的是把握方向、管好队伍、守住底线。业务知识可以学嘛,可以请老同志帮带,可以配强业务副局长。我觉得,可以给赵东同志一个机会,让他先干起来!”

于伟正这时缓缓开口,语气凝重而具有定调意味:“庆合同志的意见很中肯啊。瑞凤同志啊,你的担心,我也理解,是为工作负责。但我们看干部,更要看本质、看潜力、看大局观。赵东同志政治素质过硬,执行力强,善于学习,这是他的长处。财政局长这个岗位,首先需要的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品格,是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党性原则,是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综合能力。这些方面,赵东同志是经过考验的。”

说着握手成拳扣了扣桌子道:“这个罗明义同志的教训,还是很深刻的,只懂业务没有党性,恐怕也不行。至于业务,就像庆合同志说的,可以在干中学,可以依靠集体智慧嘛。”

王瑞凤依然是端着杯子没有表态。

于伟正见状,只能再让一步,说道:这样吧,我提个方案,由赵东同志先担任财政局党组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给他一个过渡期,比如三个月或者半年。届时我们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评估他是否能够胜任局长,如果实践证明能够胜任,再正式任命;如果确实存在困难,市委再另行考虑。这样嘛既体现了组织的慎重,也给了干部机会,更确保了工作的平稳过渡。瑞凤同志,你看呢?”

王瑞凤沉默了片刻,于伟正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连过渡方案都拿了出来,姿态做足,再坚持反对,就显得有些不顾大局了。她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笑容:“于书记,张市长,你们两位主要领导都这么说了,考虑的也确实周全。我要是再固执己见,就显得我不支持市委工作、不理解组织意图了。好吧,我同意这个方案。希望赵东同志能尽快进入角色,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政府这边,我也会安排分管副秘书长支持他熟悉业务。”

于伟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瑞凤同志顾全大局,这就对了!庆合同志,那就这么定下来。学武同志那边,我让他抓紧走程序。”

下午的时间,在市交通局局长办公室里,丁洪涛的心情确实不错。前两天自己正式和于伟正书记谈话,虽然时间不长,但意思明确,让他对下一步去东洪县任职充满了期待。从市局一把手到县委书记,虽是平级,却是主政一方的要职,话语权和施展空间大不相同。

这时,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廖书旗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些汇报工作时常有的谨慎:“丁局长,跟您汇报个事儿。刚东洪县的副县长杨明瑞打电话到财务科,问了省厅那边五百多万的专项资金是的事。”

丁洪涛说道,我知道啊,局规划科给他们开了绿灯嘛,我还专门给厅里都打了电话协调。用于他们工业园区配套道路建设的。”

廖书旗说道:“老黄说啊,李县长专门去了省城,协调了王副厅长啊,李朝阳县长这动作可真够快的,咱们局的规划方案刚报上去,他那边居然就把省里的路子跑通了,资金这么快就戴帽下来了。”

丁洪涛靠在椅背上,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问道:“东洪县的这笔钱已经到了?”

“是啊,已经到了,今天上午到的!下午电话就打来了!”

丁洪涛思索片刻说道:“是这样啊,老廖啊,光明区前段时间报上来的那个防汛应急公路项目,就是平水河大堤加固那段,他们的方案和预算报上来了吗?金额大概多少?”

廖副局长立刻回答:“光明区的方案我们和规划已经初审过了,正在走局内会签程序,金额也是五百多万。按正常流程,报到省厅批复,再快也得一两个月资金才能到位。”

丁洪涛沉吟了一下,很快做出了决定:“汛期不等人啊。“七下八上”防汛是天大的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半点闪失。东洪工业园区的路晚修一两个月,影响的是发展速度;但防汛公路如果汛前修不好,出的可能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的意见是,先把省厅刚下来的这笔资金,统筹调剂给光明区的防汛公路项目。东洪县那边,让他们稍等一下,我们抓紧向省厅汇报,争取下一批资金优先安排他们。你让财务科和规划科做好对接,手续要合规。”

廖副局长愣了一下,有些迟疑:“丁局长,这……这笔钱省厅文件里明确是戴帽下达给东洪县的专项,这样调剂……合适吗?而且,外面都传您可能要去东洪……这会不会……”

丁洪涛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显得公事公办:“传言归传言,工作归工作,老廖,咱们只能信组织部啊。咱们是在市交通局,就得对全市的交通事业负责嘛,就得优先保障最紧急、最重大的项目。东洪县是发展重要,但防汛安全更是头等大事。我相信啊李朝阳同志和东洪县的同志们也能理解。就这么办吧,出了什么问题,我负责。”

廖副局长见一把手态度坚决,也不再多说,点头应道:“丁局长,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心里却暗自嘀咕,这官场上的事,真是每一步都透着深意。丁局长这手“资金调剂”,恐怕不仅仅是因为防汛优先那么简单。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