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7章 于伟正作通工作,丁洪涛调剂资金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87章 于伟正作通工作,丁洪涛调剂资金

第(1/3)页

1992年农历四月初九,阳历已进入五月,东原的夜晚晚风带着些许凉意。谢白山的羊肉汤馆子里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

桌上摆着两个空了的“高粱红”三年陈酒瓶。我和周卫华分了一瓶,另一瓶则多半进了晓阳和林雪的肚子。林雪白皙的脸颊上飞起两团红晕,眼神比平时更亮了些,说话语调微微拉长,带上了点平时没有的娇憨味道,但思路依旧清晰。

“秘书长,”林雪微微晃了下头,努力字斟句酌,“您…您刚才说,于书记…秘书这位置,我算是稳了?我心里,还是没底。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晓阳拿起桌上的茶壶,给她杯子里续上热水,动作从容。  “林雪啊,领导,尤其是到了于书记这个层面的领导,说话办事,都有自己的章法。他轻易不会,也不需要对一个刚接触不久的下属,去点评另一位市委常委的工作方式。他既然开口对你说了白鸽部长提前去电视台的事,还分析了两种可能,这就不是随口闲聊。”

晓阳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吹了吹热气,继续道:“这更像是一种点拨,一种引导,教你如何观察、如何思考。他把这层窗户纸捅破给你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认可和接纳嘛。信任的建立,有时候很微妙,不在于共事时间长短,而在于是否‘对路’。我看,于书记是觉得你这个人,对他的路数。”

林雪认真听着,下意识地点头,眼神里的那点迷蒙被专注取代。  “我…我明白了。就是觉得,责任更重了,怕做不好。”

“没有谁天生就能做好。”我接话道,用筷子夹起一粒花生米,“都是边干边学。当年我在县委当办公室主任时,也是摸不着头脑,现在不也干得挺好?”我笑着看了一眼晓阳。

晓阳看我一眼,那眼神风情万种,转向林雪时又恢复了沉稳:“是啊,林雪。关键就‘用心’二字。眼勤、手勤、腿勤,更重要的是心勤。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但心里要对人心里那本账有数。领导没想到的,你替他想到了,领导交代一件事,你能想到后续的三步,这就成了。”

周卫华在一旁憨厚地笑着,插话道:“林雪,听见没?要多跟阳哥阳姐学,他们可都是老秘书长,经验足!”

林雪用力点头:“嗯!秘书长,县长,我一定努力学。就是怕自己笨,学得慢。”

“你能到公安系统,又能从县里调到市府二科,在三学办得到书记的认可,就证明你不笨嘛。”晓阳语气肯定,“喝酒也是,今天看你量可以,但记住,女同志在场上,能不喝尽量不喝。真到了需要替领导挡一下的时候,心里必须清楚自己的量在哪儿。像今天这样,半斤下去,话还能说圆乎,脑子还不乱,就说明你底子不错。回头让卫华在家陪你练练,摸准自己的底线在哪儿,心里才有底。”

“哎哟,”林雪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秘书长,不瞒您说,现在就觉得头有点晕乎乎的,说话舌头都不太听使唤了。”

晓阳笑了:“能说出这话,就证明你离醉还远着呢。真喝多了的人,都嚷着自己没醉。”

这时,谢白山撩开后厨的帘子走出来,解下围裙在一条油腻发亮的抹布上擦了擦手,说道:“吃好了?我送你们回去?”

晓阳摆摆手:“不用,白山,你店里正上客,忙你的。我们几个溜达回去,正好吹吹风,醒醒酒,也消消食。”

我也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有些发麻的腿脚:“是啊,吃饱了走走,舒服。”

林雪赶忙拿过她的手包,要打开掏钱。晓阳一把按住她的手:“早结过了。跟你姐我还客气这个?”

周卫华在一旁拉了下林雪的胳膊,示意她别再争。林雪不好意思地笑笑:“又让姐破费了。”

“一顿饭的事儿,破费什么。”晓阳挽起林雪的胳膊,“走吧。”

四人出了馆子,晚风拂面,带着初夏夜晚特有的清爽。路上散步纳凉的人三三两两,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明月当空,清辉洒地,远处的楼宇轮廓清晰可见,不时传来几声狗叫,气氛宁静而惬意。

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一个十字路口,左边通往市委大院家属院,右边则是检察院的家属区。

晓阳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问周卫华:“卫华,你们现在住检察院那边,条件怎么样?还是那个单间?”

周卫华赶忙回答:“是,阳姐,还是那个单间。老房子了,隔音不好,一层楼共用卫生间和水房,做饭就在走廊搭个灶,确实不太方便。”

晓阳点点头:“嗯,我猜就是。林雪现在给于书记跟班,虽然关系可能暂时还挂靠在原单位,但长期住检察院那边肯定不合适。市委大院这边有干部中转房,条件好些,两室一厅,独立厨房卫生间都有。我估计,等林雪这边手续正式转过来,总务科那边自然会考虑到她的住房问题,可能会给她在市委大院这边调整。到时候上班也近,走路几分钟就到,比你现在每天来回跑省心多了。”

周卫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又感激的神色:“哎呀,那…那可太好了!要是真能这样,可就解决我们的大难题了!谢谢阳姐啊。”

“谢我干什么,”晓阳笑道,“这是正常的工作需要。给主要领导服务的同志,后勤保障肯定要跟上。你们心里有个数就行。”

又闲谈了几句,便在路口分开。看着林雪和周卫华相偕离去的背影,晓阳轻轻叹了口气:“也是个要强的丫头,不容易。”

我握紧了晓阳的手。她的手依旧光滑细腻,指尖微凉,握在掌心里,总能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悸动。这种感觉,是任何其他女性都无法给予的。无论是钟潇红的干练爽利,还是焦杨的温婉坚韧,我对她们或许有欣赏,有关心,但唯有对晓阳,是发自心底的依恋和生理上的吸引。

我下意识地用手指摩摸着晓阳的手背,晓阳侧过头看我一眼,眼波流转,嘴角含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却没有说话,任由我牵着,慢慢沿着栽满梧桐树的街道向市委大院走去。

快到大院门口时,看到对面的迎宾楼依旧灯火通明,门前停着不少车辆,人影绰绰。

晓阳用下巴指了指那边,低声说:“听说没?听说周海英的事,基本定了。”

“哦?”我收回目光,“真去城管局?他之前不是放话,给个县委书记都不换吗?”

“今时不同往日了。”晓阳声音压得更低,“于书记在会上明确说过,没在县乡基层干过主要领导的,别想着一步到位直接当书记县长。周海英缺的就是这一课。城管局听着名头不如县委县政府响亮,但现在是于书记要重点抓的‘脸面工程’,权力不小,事情更杂,正好用他这员‘闯将’去,把市容卫生抓上去,出政绩也快。我看,这一步安排啊也挺好的,既用了他的能量,又堵了各方的嘴,城管局在建委,一定意义上也算基层了,还让他补了基层经验的课。”

我细细品咂着这番话,不得不佩服于伟正用人的老辣和精准。路灯下,已有耐不住暑热的居民搬了马扎小凳坐在楼下,摇着蒲扇闲聊。抬头望望市委大楼八楼,“三学办”所在的楼层果然一片漆黑,不再像前段日子那般夜夜灯火通明,人流不息。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告一段落,机关的运行似乎又回到了某种常态,。

进了家门,一番洗漱,晓阳换上了一件浅红色的丝绸睡裙。以当时的眼光看,这睡裙的款式和面料都算得上相当考究甚至有些大胆,将晓阳的身段勾勒得恰到好处。晓阳一边对着梳妆镜往脸上拍着护肤霜,一边从镜子里看我。

我靠在床头,说道:“说起来,于书记当初不是暗示过,要谨慎使用平安县出来的干部吗?这次怎么又用了林雪?林雪的背景,他肯定清楚。”

晓阳手上的动作没停,语气淡然:“此一时彼一时嘛。我估计啊三学办啊当初可能是有人刻意迎合领导,把风声放大了。于书记初来乍到,需要立威,也需要观察。现在局面基本稳了,他用人的标准,归根结底还是看能不能干事、听不听话、对不对路子。林雪是平安干部不假,但她更是东原的干部,是能被他用的干部。我猜,当初那阵风,未必真是于书记的本意,说不定是下面哪个心思活络的,想提前‘划清界限’表忠心,结果马屁拍过了头。”

我点点头,觉得晓阳分析得在理。官场上,很多时候领导的一个眼神、一句模糊的话,都会被下面人无限解读和放大,从而演变成各种意想不到的行动。

“还有曹河酒厂那摊子,”我换了话题,“这么一弄,我现在真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