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楼它到底能干嘛?_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楼它到底能干嘛?

第(3/3)页

“3个亿。”老孟脸色也有些古怪道。

        虽然早知道二期工程投资至少在10亿以上,不过嘴巴里蹦出亿这个单位,还是让老孟有些不适应。

        “就这栋楼?3个亿?孟经理,你没在开玩笑吧?”

        “当然没有,这建筑主体当然值不了多少钱,也就是地基牢固点,水泥厚了点,钢筋粗了点,造价不会超过3000万,重点是里面的各种自动化设备……”

        “立体式生态养殖楼”,以及仿造末日游轮打造的“立体化生态养殖船”,都是孟浪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的“后勤基地”。

        这栋实验楼,包括竞标中的那艘“养殖船”,其实都是第一批的“样板间”。

        它们的作用就是先行探路,为以后大规模推广进行第一次经验积累。

        只不过养殖船比起养殖楼,还多了“海洋渔业”这一循环体系。

        它们的内部统一采用封闭式管理,各楼层温度、湿度等可自动调节。

        并且使用了风水光等综合新能源设备,完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可循环利用能源系统。

        其上层的喂料、排粪等操作都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每层楼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场,可避免人员、物资、牲畜在各层间交叉流动,从而有效阻断疾病传播。

        养殖的粪便和废料,可以作为下层有机生态蔬菜作物种植的养料。

        下层则采用了全自动化的立体式滴灌无土栽培,亩产远超传统种植业,又可以种植大豆等猪饲料,反过来作为养殖饲料。

        不仅如此,还能因地制宜,根据市场个性化定制每个楼层的养殖种类。

        说的简单,但其中养殖种类的选择,必须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这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东西。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系统架构和内部全自动物流,以及搭载的半人工智能……

        它看似简单,实际上“技术壁垒”却十分高端!

        按照设计,这一栋12层楼的最大容纳量为2万头生猪,预计年出栏生猪4万头,但是最低只需要10个工人进行管理,基本实现全自动化。

        正所谓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里面需要用到的各种高科技自动化设备自然价值不菲……

        “什么设备需要这么多钱啊?”李县长有些不信。

        就12层楼,3个亿?你金子做的设备啊?

        “这个……包括自动清洗、自动投料、自动采摘、自动杀虫,还有自动识别、数字化、智能化统筹管理……”

        老孟最近死记硬背,倒是背下来不少专业名词。

        虽然技术细节或许搞不明白,不过不妨碍他拿出来绕晕业余人士……

        “停停停!孟经理,你就简单说说,这楼它到底能干嘛?”李县长明显被成功绕晕。

        “嗯……”老孟想了想,想起内部培训资料里面印象最深的某个功能……

        “李县长,人脸识别您听过吧?”

        “这当然听过啊,听说现在大城市逛超市都只需要刷脸了嘛!”

        “嗯……这栋楼它能‘猪脸识别’……”

        “啥?”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