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_大展宏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1/3)页

看到刘奎说话越来越不着调,还振振有词地煽动工人。

        萧一凡不再和他客气,转身用手指着刘奎,怒声呵斥:

        “你说乡里不经营,乡里不是正在搞招投标,对外承包吗?”

        “或许你们要问,为什么对外招投标,这是大势所趋。”

        “说近点,周边乡镇,哪个现在不是私营企业或者公私合营?”

        “说远点,其他外县市,省内省外,除了国企,哪个不是如此?”

        “再说句不好听的,东辰乡之前不是也有过许多乡镇企业吗,结果呢?”

        “企业法人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导致工人消极怠工,经营不力,又有几个没倒闭破产的?”

        工人们一听,觉得似乎是这么个理,都变变得沉默不语。

        “就算你说得是对的,那现在几个沙场不是经营得好好的吗?”

        刘奎叫嚣道,“经济效益也还不错,我们也天天有班上。”

        接着说道,“你是嫌上缴乡财政的钱少,还是根本就不关心我们工人的死活?”

        萧一凡一听,今天不趁此机会做个解释,做好工人的思想,将会带来不可估计的恶劣影响,也将更加助长刘奎的嚣张气焰。

        于是,安抚着工人们坐下来休息,听自己讲述沙场改革招标的理由。

        “我问大家几个问题,第一,我们三阳河的储沙量大不大,有多少吨?”

        萧一凡面带微笑的问,“二,我们现在工作的沙场大不大,采沙量多不多?”

        接着问道,“西梁村有两个沙场,在沙场上班的村民多不多,大家工资如何?”

        萧一凡这么一问,工人们都开始议论了起来。

        他们总结出来的结果,却很耐人寻味:

        不知三阳河储沙量有多少吨,却知道量很大;

        沙场大不大,至少按目前规模来说,是乡里最大的,每天采沙一天也能采个百十吨;

        至于工资,那可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每天也有三四十钱,一个月也能有个千把块钱的工资,高不高不知道,反正比种田强多了。

        萧一凡听着工人们的话题,起身说道:

        “我听了半天,知道大家都不是很清楚,现在我来解答你们的问题。”

        工人们一听,全都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三阳河有沙矿有上亿吨储量,这是经过专家勘察的。”

        “现在,我们西梁村和东梁村有三家沙场,名为沙场实为小作坊。”

        “为什么会这么说,你们知道现在就芜州地区,一天需要多少吨黄沙吗?”

        工人一听,根本不知道行情,哪能回答得了,都看向了萧一凡。

        “我们东辰乡,每天的供应量只够市场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你们说,这样作坊式的生产,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化城镇建设的需要,要不要改革?”

        工人们被震惊到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你们的工资,到底高不高?”

        “现在,市场行情是,一吨黄沙市场价七十多一吨。”

        “不含运费,扣除相关费用,即电费、税收、机械耗损维修等等,包括你们的工资,至少每吨还能赚一半以上。”

        “按年前公布的生产GDP总值来说,现在芜州地区,人均年收入是四点三万元,你们自己算一算吧,你们的工资高还是不高?”

        工人们都本地的村民,虽然不懂什么CDP,但是听到人均收入是多少。

        拿自己的工资与之一比,高低立马显示出来。

        真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妈的,这也太黑心了吧,我们不想达到人均水平,两万总可以吧?”

        “就是,亏我拿了这点工资,还自得其乐,沾沾自喜。”

        “他妈的,简直就是过去的周扒皮,太黑心肠了,不加工资老子不干了。”

        “你不干,你喝西北风啊,我们要求加工资,不然就罢工。”

        “嗤,你不干有人抢着干,你不知道老板是谁吗?你斗得过他?”

        工人们你一言他一语,都在感到愤愤不平的时候,也显得很无奈。

        看着工人们敢怒又不敢言的样子。

        萧一凡再次起身,沉声说道:

        “看到大家的神情,我不用问,我也知道怎么回事。”

        “有些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