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 章 周海英职务确定,焦部长夜访朝阳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3 章 周海英职务确定,焦部长夜访朝阳

第(1/3)页

晓阳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我并未向她提前透露过此事。焦杨脸上则迅速浮现出感激之情,连忙端起酒杯:“艳红部长,真的非常感谢您!更要感谢晓阳秘书长和县长……没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

晓阳反应极快,迅速敛去讶色,换上了温和的笑容,也端起自己的杯子,语气诚挚:“焦杨姐,您太客气了。朝阳在县里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你的帮助和支持。他是弟弟,工作上以后还要请你多关照、多提醒呢。”

焦杨连连点头,眼中带着感动:“晓阳秘书长您千万别这么说。县长虽然年轻,但沉稳持重,能力出众,现在县里的干部都很服气他。”

李学武看看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再次端起酒杯起身:“好啦,咱们这些同志啊,该去另外两桌走动走动,跟其他辛苦工作的同志们也表示一下感谢。”他带头离席,姜艳红、周海英、贾彬、赵东以及焦杨、晓阳等主桌成员也随之起身。

一行人首先来到相邻的“竹韵厅”。这里的气氛比主桌更活跃些。贾彬显得兴致颇高,主动为李学武引荐:“学武部长,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林雪同志。她是我们三学办派到东投集团工作组的成员,工作非常扎实。这次曹河酒厂能顺利启动重组改革,她执笔起草的方案起了关键作用,思路清晰,切中要害,很不容易!”他接着微微侧身,在李学武耳边压低声音补充道:“部长,林雪同志已经被于书记看中,准备安排到市委办综合科工作了。”

李学武闻言,目光立刻聚焦在林雪身上,原本严肃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后的欣赏。他主动向前一步,端起酒杯与林雪轻轻一碰:“小林同志?嗯,我知道。工作很用心,方案我也看过,确实不错,有想法,有深度。”市委组织部长这句“确实不错”的评价,份量非同一般。话音落下,席间其他几个年纪相仿的干部看向林雪的目光,瞬间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羡慕。

林雪的脸颊微微泛红,显然有些激动,但神态保持着应有的恭谨。她举杯回应:“谢谢李部长鼓励!都是领导指导和同志们支持的结果,我会继续努力。”就在此时,她的目光与晓阳短暂交汇,晓阳极其轻微地对她点了点头,眼神里传递着肯定。林雪立刻心领神会,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激动迅速平复下去,恢复了平静自持的神态。

敬完这一桌,众人又移步到“梅香厅”敬酒。过程类似,气氛热烈而有序。一圈走完回到主桌,另外两桌的干部们又陆续过来回敬,主桌上的气氛再次达到一个小高潮。

李学武抬腕看了看手表,饭局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他深知自己和姜艳红在场,其他干部终究难以彻底放松。他与姜艳红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朗声笑道:“我和艳红同志还有个安排,得去市委招待所那边陪一下几位省里来的客人。大家继续,吃好喝好,放松一下!”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起身相送。一直将李学武、姜艳红送到楼下,目送他们的车离开,这才返回包间。

李学武和姜艳红一走,整个三楼包间区的空气仿佛都轻松了大半。回去之后,又喝了几杯之后,晓阳立刻找了个由头,拉着焦杨和林雪去逛百货大楼去了,三人默契地结伴离开了喧闹的迎宾楼。

留下的干部们果然放开了许多。周海英、贾彬、赵东三人原本就坐在主桌核心位置,此刻少了最高领导的约束,话匣子也更容易打开。他们一边随意地喝着,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话题渐渐从工作趣闻转向更深层次的交流。赵东看着不时来敬酒的年轻面孔,深觉在酒桌上说话多有不便,便招呼王瞾安排了安静的茶室。

到了茶室,周海英抿了一口茶,身体放松地靠在椅背上,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周海英的言语之中,借着酒劲头就说:“今天在会上我没好说,特别是当着你的面,老贾啊,其实啊曹河酒厂的改革啊,我不看好,伟正书记这样干啊,是违背企业发展规律的。”

周海英又一次对于伟正的工作方法流露出些许不同看法。贾彬和赵东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需要调和的意思。毕竟,周海英的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

贾彬先开了口,语气平和:"海英啊,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曹河酒厂的问题积弊已久,现在能迈出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周海英轻轻摇头:"我不是否定改革,而是觉得这种方式值得商榷啊。就拿曹河酒厂来说,这么大的厂子陷入困境,根源到底在哪里?我看除了产品竞争力不足,最主要的还是债务负担过重嘛,一个县属国企欠了2500万。伟正书记让市财政和县财政出钱化解债务,这当然能见效,但现实中,两级财政又能拿出多少钱来填这个无底洞?"

贾彬听到这话,面色略显凝重,但语气依然温和:"海英,这个看法我不完全赞同。市县两级财政总共投入500万,这只占债务总额的五分之一。这笔钱的主要目的是保生产、稳就业。银行方面也同意挂账停息,不再计息。只要高粱红酒厂的技术和管理跟上去,曹河酒厂还是有希望的。"

赵东也是维护于伟正,适时插话,声音沉稳:"海英,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改革总要有个过程啊,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企业先运转起来。财政投入虽然有限,但起到了撬动作用。银行挂账停息,相当于给了企业喘口气的机会嘛。"

周海英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窗外夜色中的城市:"我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担心这种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改革,能不能真正让企业动起来,你们啊都没干过企业,我是干过的啊。现在靠着财政输血、银行让步,表面上看是活过来了,但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产品制造能力这些根本问题,是不是真的解决了?"

贾彬给周海英续上茶,语气恳切:"你说得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确实需要时间解决。但饭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