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9章 于伟正无奈接受,丁洪涛展露心机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89章 于伟正无奈接受,丁洪涛展露心机

第(2/3)页

,李叔。那就先这样,等我回去详细了解情况后再做打算。”

第二天上午,丁洪涛准时来到了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在外间稍坐了几分钟,林雪便出来请他进去。

于伟正正站在窗边活动脖颈,见到他进来,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指了指沙发:“洪涛同志,坐吧。怎么样,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吧?东洪县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可是把东原目前最富潜力也最具挑战的担子交给你了。”

丁洪涛略显拘谨地在于伟正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态度恭敬:“书记,我这次来,主要是当面向您表达感谢,感谢组织的信任和您的培养。”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也是想就下一步工作和局里的交接事宜,最后听听您的指示。”

于伟正走到办公桌后坐下,目光平和地看着他:“感谢的话,先不必说啊。你能把东洪的工作抓好,发展搞上去,让老百姓得实惠,那就是对我、对市委最好的感谢和回报。市委啊交给你的不只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东洪底子薄,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盼发展的心情很迫切,你这个书记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书记的教诲我牢记在心。”丁洪涛连忙表态,“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您的期望。”

“嗯,”于伟正点点头,话锋转入正题,“上次跟你谈过,选你去东洪,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你在光明区干过常务,熟悉城乡结合部的工作;又在市交通局主持工作,对全市的交通脉络和瓶颈有直观认识。东洪最大的制约,除了干部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之外,就是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这块短板。朝阳同志年轻,有闯劲,在政府工作上打开了局面,你过去之后,要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多支持他的工作,党政一心,其利断金啊,共同把市委‘三化三基’的战略部署在东洪落到实处。”

丁洪涛神情严肃地回应:“书记,您的指示非常深刻,我一定深刻领会,认真落实。朝阳同志年富力强,思路开阔,我一定和他搞好团结,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带领东洪干部群众开创工作新局面。”

又一番语重心长的嘱咐之后,于伟正看着丁洪涛,问道:“局里的交接工作,你有什么具体想法?打算让哪位同志临时主持?”

丁洪涛似乎早有腹案,流畅地回答道:“书记,关于局里的工作,我建议暂时由副局长廖书旗同志牵头负责。书旗同志是局里的老同志了,经历了几任局长,对业务非常熟悉,工作勤恳踏实,由他临时负责,有利于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于伟正听完,没有立刻表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几下,似乎在进行权衡。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变得有些深沉:“交通系统一直再出问题,教训深刻啊。李显平、崔浩贪污腐化,监守自盗,给东原的交通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也带坏了一批干部。廖书旗同志嘛……在这些问题上,倒是比较超脱,既没有同流合污,但似乎也……缺乏那么一点原则性和斗争性。当然,洁身自好是好的。但这种性格,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我看啊难以胜任一把手在当前形势下需要承担的攻坚克难任务。局里的日常工作,暂时先由分管的市政府副秘书长代为协调处理吧。新的局长人选,组织部还要深入考察,广泛听取意见,慎重决定。干部的选拔任用,关系到事业兴衰,不能有丝毫马虎。”

他看向丁洪涛,语气加重了几分:“洪涛同志,前后两任交通局长倒下了,希望你到了新的岗位,能真正引以为戒,站稳脚跟,守住底线,干出成绩。如果有一天,你也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市委是会坚决追究,严肃处理的!就像那个魏昌全,以为一跑了之就没事了?天真!无论跑到哪里,组织上都有决心、有能力把他追回来,绳之以法!”

丁洪涛心头一凛,连忙郑重保证:“请书记放心!您的警示,我一定刻在心里,时时对照,警钟长鸣。我一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于伟正脸色稍霁,点了点头:“好了,还有其他事吗?”

丁洪涛像是刚想起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难色,说道:“书记,还有一件事,我需要向您做个检讨,也可能……算是违规操作,我先向您报备一下。”

“哦?违规?”于伟正眉头微挑,“说道说道,怎么回事?”

丁洪涛坐直身体,表情诚恳地说道:“书记,是关于东洪县的一笔资金。之前他们打报告,申请省厅支持工业园区的主干道建设,主要是完成最后的‘三通一平’。我考虑到东洪交通确是短板,也亲自出面,多次和省厅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沟通协调,好不容易才争取下来这笔五百万的补贴。资金下达很快,本来是要直接拨付给东洪的。”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就在前几天,我陪同瑞凤市长到平水河流域进行防汛检查,并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汛情趋势研判会。各方面的数据和专家分析都显示,今年平水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的概率显著增高,上游降雨持续偏多,水位已超历史同期。光明区境内有一段关键的防汛公路,年久失修,是防洪体系的薄弱环节,一旦出险,后果不堪设想。两相比较,我认为防汛保安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刻不容缓。所以,我没有请示啊,就临时签批,将这笔资金紧急调剂给光明区,用于抢修加固那段防汛公路。我的想法是,先确保安全度汛,光明区后续的补贴资金额度下来后,优先调剂给东洪县,确保他们的园区道路建设不至于长时间停工。”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滞了片刻。于伟正听完丁洪涛关于资金调剂的汇报,身体微微向后靠向椅背,手指无意识拍打着自己的小腹。

“洪涛啊,”于伟正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明显的情绪波动,“你这个做法,初衷可能是好的,为了防汛大局。但是,程序上确实冒了不小的风险,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违规啊。省厅戴帽下来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性质很强,调剂使用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省里有明文规定。这一点,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嘛。”

丁洪涛坐姿端正,神情恳切地回应:“书记,您批评得对,程序上的问题我深刻检讨。但我当时确实是基于汛情的紧急研判。发展是硬道理,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底线。没有安全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如何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认为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敢于决策,敢于担当。我虽然下一步要到东洪工作,但首先还是市交通局局长,必须站在全市大局考虑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分忧。我相信东洪的一些同志暂时可能不理解,甚至会有议论,但只要我问心无愧,是为了公事,是为了东原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我个人受点误解,顶着压力也要把这事办了。”

于伟正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丁洪涛脸上,似乎在审视他这番话背后的真实想法。过了一会儿,他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嗯,你这个认识,有高度,也有格局。不错。东原的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建设,正需要一批像你这样敢于担当、善于谋划、能主动为上级分忧解难的干部。你能从全局出发,跳出东洪一地的局限思考问题,这种站位是好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具体和严谨:“但是啊,洪涛同志,越是紧急的事情,越要注意程序的合规性。资金的调拨,尤其是专项资金的调剂,不是签个字那么简单,相关的论证材料、请示报告、会议纪要,这些程序性的东西,该补的要补齐,该完善的要立刻完善。你这边的后续手续,都跟上了吧?瑞凤同志那边,必要的汇报,都到位了吗?”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林雪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她步伐轻稳,面色平静如水,仿佛只是例行公事进来添水。她熟练地为于伟正和丁洪涛的茶杯续上热水,动作流畅自然,眼神专注于茶具,对刚才的谈话内容似乎毫无察觉。于伟正和丁洪涛也很自然地进行着交谈。林雪完成工作后,微微颔首,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

丁洪涛等林雪出去后,继续回答于伟正的问题:“书记,有些程序走起来确实繁琐,周期长。特别啊是我们基层,如果事事都死扣条条框框,严格按照常规流程来,很多紧急的工作根本推不动,容易贻误时机。我认为,我们领导干部既要尊重程序,更要善于运用程序为人民服务,不能本本主义,被程序束缚住手脚,忘记了我们做事情的根本目的。该担当的时候还是要担当。”

于伟正听完,心里如同明镜一般。他清楚丁洪涛这番话里既有真实的考量,也夹杂着个人的意图和冒险成分。挪用东洪的钱给光明区,于公于私的动机都有。但丁洪涛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这种“敢于担当”的姿态,在当前需要攻坚克难的背景下,确实是他所需要的一种干部特质。从全市的大局出发,需要的是能打开局面的干部,有时也不得不容忍一些程序上的“灵活性”。

“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于伟正没有继续深究程序问题,算是默许了丁洪涛的做法,“到了东洪,尽快把工作抓起来。党政团结是关键,要和朝阳同志搞好配合。他是年轻干部,有冲劲,你要多支持他的工作。”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和李朝阳同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