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0 章 廖书旗心生不满,于伟正亲自出面
第(1/3)页
在迎宾楼的办公室里,周海英身体微微后仰,指尖轻轻点着红木茶几的桌面,他目光扫过坐在对面的丁洪涛和冉国栋:“秘书啊是领导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领导意志的延伸和最为信任的耳目。其人选,绝非偶然啊。”
丁洪涛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确实未曾料到,于伟正书记的秘书林雪竟也出自平安县那个干部圈子。他转向市反贪局局长冉国栋,语气带着探询:“冉局长,照这么说,你们局里那个周卫华,和邓家……莫非有什么渊源?他当初能调进市反贪局,不是邓晓阳秘书长打了招呼吧?”
冉国栋作为市反贪局的首任局长,对局内重要干部的背景自是了然于胸。他沉吟片刻,仔细回忆后,谨慎地回答道:“洪涛书记,这个事情……我还真没什么印象。周卫华这名同志,业务能力是过硬的,他能调进来,主要是通过统一招考,成绩名列前茅,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他提副科长,也是我基于他的工作表现和业务需要正常研究的,当时似乎并没有哪位市领导,特别是邓秘书长专门打过招呼。”他话锋一转,带着些许深思,“不过,如今他爱人林雪同志能到于书记身边工作,这件事本身确实值得琢磨。这说明他们,或者说林雪个人和晓阳秘书长是亲戚也说不准嘛,县城就这么大,拐弯抹角的都是亲戚。于书记破格选用一位女同志担任贴身秘书,这本身就非同寻常。要是说这背后没有足够分量的人物推荐,我看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嘛。”
周海英接过话头,印证道:“是啊。前阵子我还向市委郭志远秘书长推荐过两个年轻人,其中就有市人大牛主任的侄子牛蒙。那小伙子在‘三学’办跟着我干的时候,手脚麻利,眼里有活,表现相当不错。本以为他很有希望,谁知到了东投集团跟着贾彬同志,不知是贾彬要求太严,还是他自己不适应,处处别扭,工作打不开局面,最后竟被调整到下面乡镇去了。为这事,牛主任还特意找过我,唉……反倒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林雪同志,稳稳地到了核心位置。”他轻轻啜了口茶,继续分析,“国栋局长的分析有道理。于书记是男同志,用一个女秘书,本身就是极大的信任啊。这至少表明,推荐林雪的人,于书记是极为看重和信任的,这个面子,甚至到了不便不给的程度。”
周海英摆了手,似乎想暂时搁置这个话题:“这事暂且放一放,回头我遇着贾彬,再侧面了解一下情况。他在东投集团主持工作组期间,应该知道些内情。”
丁洪涛转而看向周海英,“海英啊,还有件事你得放在心上。我们交通局那位廖书旗副局长,你是知道的,是个老实干活的老黄牛,配合我的工作也算尽心尽力。我这一走,局长的位子空出来,于书记那边似乎还没定下明确人选。我想请你方便的时候,也在赵东同志那边帮着递句话,看看能不能推荐老廖顶上去。他在交通系统年头长,业务熟,能稳住局面。”
周海英对廖书旗其人自是了解,闻言微微摇头:“老廖这个人,性子是稳妥,但就是太不争不抢了,缺乏那么点锐气和开拓精神。于书记用人,咱们看不懂啊。老廖这方面,怕是入不了于书记的眼。硬推上去,不知道是不是好办啊。”
丁洪涛身体前倾,语气恳切:“海英局长,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你帮着美言几句。不瞒你说,我下一步到了东洪,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市交通局的支持。如果老廖能上来,很多工作协调起来就顺畅得多。要是换个新人,一切又得从头开始磨合,费时费力啊。”
周海英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好吧,这话我记下了。这两天我找机会和赵东通个气,看看他那边方不方便在于书记面前提一提。不过洪涛,这事成与不成,最终还得看于书记,咱们只能是尽力而为。”
丁洪涛连忙称谢,随即又想起一事,神色转为严肃,压低声音道:“海英,还有件事得提醒你。今天在于书记办公室,听他话里的意思,市公安局那边,似乎已经摸到魏昌全的一些踪迹了。你那边……最好也心里有个数。于书记在这件事上态度非常坚决,一旦魏昌全被抓回来,我看啊,不好办,东洪那俩家伙,不都是核准了死刑。昌全既然走了,就得走得干干净净,若是跑了一半又被揪回来,那真是罪上加罪,谁也保不住了。”
周海英面色不变,语气平淡:“洪涛,你这话说的,魏昌全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啊,他出事之后,我们就再无任何联系了。”
这话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假话。魏昌全潜逃后,周海英曾通过隐秘渠道联系过远在深圳的商恒华。如今在深圳靠着家电贸易混得风生水起,龙投集团下属的几个家电卖场,其货源相当一部分便得益于商恒华的“门路”。魏昌全南下后,正是在商恒华的庇护下,才得以暂时隐匿。
翌日清晨,丁洪涛乘坐越野车来到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小刘早已殷勤地等候在门口,他是丁洪涛从光明区带过来的老人,此刻神情中不免带着几分彷徨。
“丁书记,您喝茶。”小刘将泡好的热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动作比往日更显恭敬。
丁洪涛挥了挥手,示意他先坐下:“小刘啊,我这一走,你有什么打算?是愿意跟我去东洪县再历练两年,还是想留在局里?”
小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态:“书记,我当然是想跟着您走!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丁洪涛满意地点点头,推心置腹地说道:“这就对了。新局长是谁,现在谁也说不准啊。万一来了新领导,办公室肯定要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你资历浅,留在局里未必是好事。跟我去县里,在县委办先干着,积累些基层经验,过两年也好解决待遇问题。我到东洪,身边也不能没有几个贴心可靠的人。”
小刘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感激和踏实的神色,连连点头:“书记,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彻底有底了!”他想了想,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书记,大家都传,新局长是廖副局长?我看他最近……劲头挺足的。”
丁洪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人事安排,最终还是要看市委和于书记。老廖嘛……于书记有于书记的用人标准。”他没有深谈,心里却想起于伟正对廖书旗那“缺乏原则性和斗争性”的评价,知道廖书旗的希望极为渺茫。他站起身开始动手整理办公桌上的物品。收拾了几份文件,丁洪涛指尖划过光亮的桌面,“去请廖书旗副局长过来一趟。”
刘明脸上掠过一丝迟疑,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丁书记,廖局他……这会儿正在三楼会议室主持一个全市交通系统财务规范培训会。您看,是不是等会议结束后我再请他过来?”
丁洪涛伸手在搪瓷水盆里洗了洗手。水温恰到好处。他抬眼看了看刘明:“财务培训会?什么时候定的?我怎么不知道局里最近有这个安排?”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往往藏着不满。在他主政交通局期间,如此规模的会议,必先经他点头。
刘主任连忙解释:“是廖局昨天下午临时决定的。说是省厅最新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监管的文件,要求迅速传达落实,怕耽误了……所以就没来得及向您详细汇报。”
丁洪涛心中了然。自己即将离任的消息早已传开,廖书旗这是开始行使“准一把手”的权力了。他不再纠缠于此,摆了摆手:“既然是在落实上级精神,那就让他先忙。这样,你去帮我找两个结实点的编织袋来。”
刘明应声而去,很快便拿来了袋子。丁洪涛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个人物品。书柜里的书大多崭新,除了几本交通法规和工程规范有翻阅的痕迹,其余多是充门面的摆设。他抽出几本认为还有用的专业书籍放在一边,其余的一股脑扫进编织袋。另一个柜子里则堆放着不少名酒,他仔细看了看,挑了两瓶有些年头的茅台,用旧报纸裹好,塞进编制袋里。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个墨绿色的铁皮保险柜上,那里面的东西,才是他真正需要妥善处理的。
约莫一小时后,副局长廖书旗才脚步匆匆地赶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丁书记,您找我?刚散会,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他脸上堆着惯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期待。
丁洪涛指了指地上散落的书籍和打包到一半的纸箱,语气带着几分自嘲:“老廖来了?自己找地方坐吧。你看我这,乱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廖书旗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书记您这是在清理战场,准备开赴新的阵地了。”他小心地绕过地上的杂物,在沙发边缘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
丁洪涛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仿佛闲聊般说道:“老廖啊,说实话,我挺羡慕你。在交通局当个副职,压力没那么大,干好自己那一摊事就行,洒脱自在啊。不像我,马上要去东洪了,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廖书旗赶紧接话:“书记您太谦虚了。您能力多强,市委让您去主政东洪,那是重用!东洪是人口大县,正是您大展拳脚的好地方。我们这些老部下,都盼着您当市领导啊。”
两人客套一番之后,廖书旗语气变得更为恳切,“不过说实在的,书记,我个人……在交通系统干了一辈子,对这条路啊桥啊的,有感情。眼看着也没几年了,心里还是想着,能像张庆合市长那样,在主要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退休了也没遗憾不是?”他的话里话外,充满了对局长位置的渴望。
丁洪涛心中暗叹,暗恨自己把话说满了。他脸上露出凝重和遗憾:“老廖啊,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你的能力和资历,局里谁不认可?你的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昨天我去市委向于书记汇报工作,还专门提到了你,极力推荐了你啊。”
廖书旗的呼吸瞬间急促了些,眼睛紧紧盯着丁洪涛。
丁洪涛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但是……于书记的态度很暧昧啊。他对之前李显平、崔浩的案子,还是耿耿于怀啊。他认为,作为分管副局长,在那两位同志出问题的时候,你缺乏必要的原则性和斗争精神,没有及时向组织反映情况,这是政治上的不成熟。”他观察着廖书旗瞬间变得灰白的脸色,又放缓语气,补充道,“当然,我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