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不同国家对冲锋枪的战术定位
第(2/3)页
水平,亲自从战士手中拿过一把步枪,在阵地里来回模拟步兵展开,最后不得不服气。
对一旁的参谋人员命令道:
“把整个阵地的细节都记录下来,作为教材保存下去!我们部队虽然这暂时没有大规模阵地战的实力,但是这种优秀的土木作业也需要学习。”
马良来到指挥部后,立刻就看到了五十多个大木箱子,随手打开一个木箱子,十把PPS43冲锋枪就连同配套的60个弹匣就待在箱子里。
马良随手拿起一把,简单的装上弹匣后,上膛后扣动扳机试用了一下,发现没有问题后。
这才有功夫仔细的打量这把八路自己造的PPS43冲锋枪,发现原本应该是大量冲压件的零件,此时却是大量使用了切削工艺。
只是略感疑惑,不过仔细想了想,马良也就明白了。
冲压工艺听起来比切削工艺更简单,但是在早期冲压工艺可不简单。
虽然冲压件的生产成本要比切削件要低得多,消耗的原料和工时也要少的多。
但是冲压件最重要的是冲压模具的制造,这个工艺和耗费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
为了赶时间,兵工厂应该是先用切削工艺赶出了这200支,剩下的冲锋枪就要等上级批准,用宝贵的合金钢来做模具才能大规模生产了。
在陪同而来的军工专家看着马良像是用过这把冲锋枪一样,熟练的35发弹匣里压子弹,好奇的问道:
“特派员,我有一个疑问,这把枪上我看到了毛子的一些设计理念,我在毛子留学是见过他们的波波德冲锋枪,最初的波波德34冲锋枪,他们也是使用弹匣供弹,但是后来意识到25发弹匣火力持续性太差,最后改进版的波波德38冲锋枪都装备了71发大弹鼓,火力更强,为何我们不效仿毛子成功的经验使用71发大弹鼓,而是使用落后的35发弹匣。”
马良看了一眼这个好奇的军工专家,想了下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