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 野战冲锋枪手的训练
第(3/3)页
,这在三三制的信号体系下意味着进攻信号。
在哨声响起的一瞬间,马良右手持枪,左手保持平衡,弓着腰,以野战姿势快速跃进,到达射击点后,立刻一个标准的战术卧倒举枪。
“哒哒!哒哒!”
前方摆在地上35公分的土球立刻爆炸开来。
随后马良一个抱着枪一个战术横滚,快速站起来,继续向向前突进。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有节奏的枪声迅速响起,马良以标准的野战,采取卧姿,跪姿,站姿,包括中途两度两种方式换弹匣,以半教学的方式向众人展示了一整套后世侦察兵必练的侦察兵一百米运动速射。
之所以要强调野战姿势,主要是野战持枪和室内CQB持枪有很大不同。
真正的野战冲锋中士兵不会时刻像影视剧里拍的那样,一直双手持枪保持冲锋。
因为野战冲锋中,敌人的机枪将会随时射来,所以强调的是快速转移,到下一个掩体后才卧倒双手射击。
而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中,双手持枪很难保持平衡,行进速度必然降低,被子弹击中的风险也更高。
所以在快速转移中,一手持枪,一手保持平衡,快速机动才是正确的做法。
而不是看似反应更快,更迅速的双手持枪冲锋姿态。
这种战术思想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各国中存在,具体体现在枪械上。
老美的M16,法棍的FAMAS,搅屎棍的L85,汉斯的G36,包括95步枪的机匣上方都有提把,除了是调整瞄准基线,也存在着让士兵在冲锋或者行军中提着,方便士兵做战术动作。
M16
G36步枪
L85步枪
也就是后来枪械设计和作战理念的改变,不再依靠步枪玩命去冲击阵地后,这才取消了这个设计。
所以训练用来打野战的冲锋枪手跟之前马良训练专攻室内射击的夜叉训练方式又不同。
这是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
记住手机版网址:m.vxqianqian.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